产品标价=最终售价,不用怕商家的价格游戏,也无需再陷入讨价还价的漩涡——近两年,伴随家居市场“明码实价”的提出和推行,消费者感觉放心多了。他们期待,家居消费能因此变得更透明、更踏实。
然 而,在“五一”前后连续不断的优惠促销景象背后,北京青年报《广厦时代》发现,京城家居市场中,“标虚价,折后卖”以及“折扣见人下菜碟”的现象屡见不 鲜。也就是说,同一产品在不同家居城,标签上价格不统一,实际售卖价格更是因消费者的砍价水平而定,参差不齐,最终,标价≠最终售价的情况并不少见。
显而易见,在一些家居城推行“明码实价”,一些家居城抵制“明码实价”的状况中,家居产品的价格,又乱了。
同一件产品,到底有几个价格,什么时候买折扣最低?面对家居品牌们再度从价签上“玩猫腻”,消费者“全城比价”的辛苦又将继续重演。他们怕的是,再次陷入家居产品价格动荡的“罗生门”。
产品标价≠最终售价 消费者需费神询问
商 家的定价、调价和折扣力度都被监管,定价有依据,折扣有规律,消费者最终在店内看到的“标价=售价”,遇到特定时段推出优惠,也是透明公开,这才是“明码 实价”最理想的状态。然而,《广厦时代》发现,如今,部分品牌在“标价”和“售价”上玩起了猫腻,并未将“明码实价”实施到底,产品标价≠最终售价的情况 正在发生。
“五一”期间,走进四环附近某家居卖场,各类促销招牌迎面而至。“这套沙发是按照标签上的价格卖吗?”面对疑问,位于一 层的某知名功能沙发品牌导购回复说:“还能再打折,五一活动在‘标价’上打7.8折。”“如果不在节假日买,标签上价格还能便宜吗?”导购答:“可以,平 常会在标价基础上再打9折。”
走访中,面对相同的询问,商家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某国产儿童家具品牌导购表示,标签上是9折的价 格,一般不变,但平常很少按标价卖,每个周末或特殊节假日都会另有折扣;而某知名板式家具品牌的价格则相对简单,导购称,价签标价已经是8.5折后的价 格,平常都按标价卖,只有特殊节假日才会在“标价上再打折”。
可见,标签上的价格是不是实价,不一定。
折扣多而杂 考验算术能力买家居产品成“世界上最熬人的事”
走 访中,一对中年夫妇引起《广厦时代》注意,他们拿着记满价格的小本,神情焦虑。交流中,他们表示,商家的折扣都不一样,不仅要挑样式,还得做笔记、算账、 砍价,脑子里都乱了。另外,他们发现,工作日、周末和特殊节假日,同一品牌的折扣相差不少,不想花冤枉钱,还是得花把子力气,多逛多算多比较。至于“明码 实价”,夫妇俩直言,听说过,但这半个多月逛遍了京城大小家居卖场,很少有商家按“标价”卖,而且有些品牌在不同卖场的标价和折扣都不相同,再加上各种返 券、签售,最终价格哪里划算,还得根据各种情况,自己算。他们感觉,买家居产品,“是世界上最熬人的事情”。
类似的是,“五一”期 间,《广厦时代》曾发现:一张“标价”3299元的实木床头柜,周一至周五打9折,为2969元,“五一”期间打8.8折后,再打7.8折,售价为 2264元。逛店过程中,诸如此类的情况并不少见。对此,同样作为消费者,《广厦时代》的感受是,标签上的价格依然是随意标注,给折扣做好准备,而产品真 正的合理价格,谁也不知道是多少。为了拼抢消费者,商家在“标签价格”基础上的折扣战,依旧热火朝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