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装修行业的发展,各种所谓的“全新”装修模式层出不穷。但是所谓的模式从根本上还是没有转变,各种广告,各种小区轰炸,各种套餐形式,连骗带忽悠。互相都采用同质化的营销模式招揽业务。
为什么说是同质化?
开装修公司的模式几乎都一样,找一些装修工人,找几名设计师,找几家材料商家,签个协议,租个店面,简单装修一下就可以开装修公司了。大家做法一样的情况下,最终拼的只有广告,装修价格。随着广告投放的力度越大 成本就越高,材料的品质也会下降。最终受伤的还是客户。
客户可能受伤的不仅仅是材料方面,还有人。如果客户遇到的是一名有责任的设计师,项目经理,也许客户的家最终的结果会不错,但是如果遇到的只是为了签单的设计师,只是为了交房的项目经理,客户可能会更加悲哀,辛辛苦苦买的房子,花了大价钱,装了一个没有效果的房子,质量不过关的房子。相信这种靠个人能力才有好家的模式不会长久。
打个比方,您公司的员工都是能力很强的人。假设一下,有一天您公司业务能力很牛X的业务员,设计能力很牛X的设计师,商务谈判能力很牛X的采购员,
施工管理能力很牛X的项目经理,有一天他们全都走了,您怎么办?就好比一个裁缝铺,裁缝铺的核心是裁缝,是人才,都是靠裁缝一个人给客户量身,排版,制作,都是靠裁缝的个人能力,如果没有能力超凡的人才,您的公司会怎么样?
家装行业目前的困局跟这个行业没有产品化有直接的关联,太依赖个人能力。这就是造成装企人员成本高、人均产值低、复制困难、利润较低等问题的根源。
现在很流行讲互联网思维,所有的互联网思维都必须建立在标准化产品基础之上,无论是小米、雕爷牛腩还是余额宝都是有标准化产品体系做支撑。家装行业也是这样,没有标准化产品就无从谈互联网思维,也就不可能跟得上互联网发展的大势。因此家装产品的标准化势在必行。
模块定制精装模式无疑是解决家装行业产品化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什么是模块定制精装?在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汽车,一个汽车的零部件基本保持在3万个左右,65%的零部件可以跟很多汽车通用。35%个性化零部件。所以汽车才能通过平台进行批量生产。同样都是靠零部件拼凑才能完成的一件产品,为什么汽车可以进行批量生产,而且问题很少。从来没听说过汽车企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不能生产汽车了,或者质量降低了。
同样道理装修的70%的零部件都是一样的,30%的零部件是拼凑出来的。我们是否可以把70%零部件变成标准化产品,30%零部件变成模块化产品,提前设计好,叫客户选择就可以了。如果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材料方案等提前做好,叫客户根据个人情况简单的做个选择题,可以避免设计师的个人能力,工队长的个人能力,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完全可以根据操作手册一步一步的完成。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