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多个红木树种列入濒危名单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CITES公约。今年3月,第十六届缔约国大会公布了新的附录修订名单。根据名单,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伯利兹黄檀和卢氏黑黄檀由附录Ⅲ被升列至附录Ⅱ。
对于上述红木学名,市民们或许没有什么概念,但它们的俗称其实就是大红酸枝(或老挝红酸枝)、中美洲红酸枝、南美红酸枝、中美洲黑酸枝和大叶紫檀(或黑酸枝)。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厦门分会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彭建楚说,在厦门市场上,大红酸枝、南美红酸枝和大叶紫檀比较主流,另外两种难得一见。
为什么要把这些树种“升列”?据了解,这是上述树种重要原产国泰国、柬埔寨及一些中美洲国家提议的结果。这一方面表明上述树种日益稀缺,另一方面也说明原产国对红木树种的出口管控越来越严厉。
至此,根据中国的红木国标,已有7个红木树种被列入CITES公约的附录Ⅰ和附录Ⅱ,这些树种均须有进出口许可证或者再出口证明书方可进行国际贸易,今年6月12日生效执行。
企业面临问题:或将无米下锅
虽然距离新规实行还有一段时间,不过上述消息已在厦门业内传开。主营高档红木的厦门明红堂红木总经理余小凤认为,公约内容传递出一个信号:未来材料 进口将越来越难。“不用说未来,现在上游工厂已经在喊‘没有料’了。”余小凤说,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现在已基本见不到大料,即便是大红酸枝,原料也在急 剧减少。
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常务秘书长、福建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飞也表示,按目前全世界的采伐速度,再过三五年大红酸枝可能就将无材可用。
装修网了解到,由于柬埔寨、越南等国对红木原料出口进行管制,许多大红酸枝材料是以家具半成品或走私形式进入国内。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际公约的严格管制,走私数量将会减少,正规贸易商进货的成本和耗费的时间也会上升。
受供应短缺的影响,今年以来大红酸枝的价格就一直在上涨。余小凤介绍,直径20厘米、长度2米以上的常规木料,去年底的价格差不多为每吨8万元~10万元,现在已经涨到每吨十二三万元。至于直径30厘米,长度2米以上的大料,价格更是猛涨。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